園林植物是園林樹木及花卉的總稱。園林植物作為景觀材料可分為喬木、灌木、草本花卉、藤木植物、草坪以及地被六種類型。不同類型的園林植物配置構成不同的空間景觀。而對景觀設計者來說,每種園林植物又是一個象征符號,設計者可根據符號元素的長短、粗細、色彩、質地等設計元素進行配置。
1 植物造景的獨立景觀與表現形式
園林植物是經過長期人工選擇的各具特色的觀賞性植物,以它們優美的形態,絢麗的色彩,自然的聲響,沁人的芳香在園林中可以獨立構成豐富多彩的景觀。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:
1.1 孤植樹,是單形體的樹木型態與色彩的景觀表現形式。一般配植在開闊空間中或視線開朗的山崖坡頂處,往往是所在空間的主景和焦點。不同的空間形式和樹種,具有不同的景觀效果。
1.2 樹叢,是按形式美的構圖規律,既表現樹木群體美,又烘托樹木個體、美的叢狀組合形式。在形態上有高低、遠近的層次變化;色彩上有基調、主調與配調之分。群體的疏密錯落布局形成明顯的空間劃屬關系,隨著觀賞視點的變換和植物季相的演變,樹叢的群體組合形態,色彩等景象表現也隨之變化。我市體育公園的植物配置,較好地采用了這一植物造景的表現手法。
1.3 花壇,是以草本花卉為主的眾多植株的集合體。以艷麗的花卉群體色彩表現花壇的圖案紋樣或模擬造型,具有工藝美的表現特點;▔鳛橹骶皶r,大多都設在大門和建筑前廣,場上,或主要道路口交叉廣場中心,作配景時,常設于道路、廣場兩側,以帶狀、花緣和花徑形式表現。由于花壇的色彩艷麗、明快,表現形式多樣,所以有較強的景觀效果。如我市砂子嶺;廣場中心的圓形花壇,以幾種有色植物組成幾何圖案,大塊的色彩對比鮮明,形式活潑,使人賞心悅目。
1.4 樹群,是以樹木群體美為主的樹叢群體的擴展形式?刹捎眉兞,更宜混交林。由喬、灌、花草共同組成自然式樹木群落,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緣線,起伏錯落的林冠線和疏密有致的林間層次,立體感強。在大型園林和風景區內可以與密林或防護林帶結合構成風景林。樹群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環境質量,又可獲得雄偉壯觀的植物景觀。
2 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配置
2.1 在配置植物時,應滿足功能上的要求 除了植物的基本功能(如吸收二氧化碳、釋放氧氣、吸塵、降低噪音、殺菌等)外,植物在不同的場所具有不同的功能。
2.2 園林中配置植物,不同的場所對植物配置有不同的要求 商業區中的植物要求挺拔秀麗、高貴大方,在一些靠近商業門面的地方,還不能遮擋門面。因此,不能選擇太過濃郁的樹木,而應多選擇高大挺拔、樹形優美、枝葉不太茂盛的植物。
2.3 園林中的植物配置應根據設計意圖、設計理念做不同的安排 如一個公園的規劃設計,應根據規劃的功能分區,配置植物時應區別對待。如主入口究竟是采用“先抑后揚”還是“開門見山”的設計手法,其植物配置就大不相同。
2.4 園林中的植物配置還應注意季相變化 觀賞效果也會跟著變化。植物是裝飾美化環境的。因此,既要考慮不同的植物在同一個季節在形態顏色上的不同,又要考慮到同一種植物隨著季節的不同所出現的變化,如樹葉什么時候變黃,什么時候開始落葉,什么時候開花,什么時候結果等。只有充分了解了植物的季相變化,才能配置搭配好植物。風景旅游區就更應重視植物的季相變化,將植物在不同季節的不同效果呈現給大家。
3 園林植物配置中應遵循的設計美學原則
園林植物配置不僅要遵循科學性,更要講究藝術性。我們要運用設計美學原則對園林植物進行搭配組合,使園林植物的自然美得到最充分的展現和發揮,創造出優美的景觀效果。
3.1 統一與變化多種園林植物搭配組合時,從造形、體量、色彩、質感等方面來看,本身就變化多端,如果再一味追求變化與風格,會使人感到雜亂無章,但只用兩三種園林植物進行配置布局,又稍覺單調,缺少生機。所以園林植物的配置一定要統一中有變化,變化中求統一,二者缺一不可。
3.2 主體與從屬在園林植物配置中,往往由于環境、經濟、苗木等各種因素的影響,人們常把景區分為主體和從屬的關系,如綠地以喬木為主體,以灌木、草本為從屬,或以大片草坪為主體,以零星喬木、花灌木為從屬等。園林規劃配置中,一般把主景安置在主軸線或兩軸線交點上,從屬景物放在軸線兩側或副軸線上。自然式園林綠地中,主景應放在該地段的黃金分割點位置。
3.3 韻律與節奏植物配置中單一體或組合體有規律的重復與變化,會給人以節奏感和韻律感。道路兩旁和狹長形地帶的植物配置最容易體現出節奏感和韻律感,如兩種以上植物的重復出現產生韻律和節奏;不同花色造型的花壇分段交替重復產生韻律和節奏;植物配置由低到高,由疏到密,色彩由淡到濃產生韻律和節奏。但要注意縱向的立體輪廓線和空間變換,做到高低搭配,有起有伏,盡量避免布局呆板。
3.4 層次和背景為克服景觀的單調,宜以喬木、灌木、花卉、地被植物進行多層的配置。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間分層配置,可以使植物景觀豐富多彩。背景樹一般宜高于前景樹,栽植密度宜大,最好形成綠色屏障,色調加深,或與前景有較大的色調和色度上的差異,以加強襯托。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,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。
3.5 比例與尺度比例是指園林中的景物在體形上具有適當的關系,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間長、寬、厚的比例關系,又有景物之間個體與整體之間的比例關系。如面積較小的園林,在配置時,樹木、置石或其他裝飾品都是小型的,使人感到輕松適宜;大型園林,在配置時,樹木、草地、水池、紀念物等都是大型的,使人感到氣勢磅礴、宏偉壯觀。
3.6 對比與調和對比與調和是園林規劃設計的重要手段之一。園林景觀需要有對比,以便突出主題,彰顯園林的基本風格,同時又要有調和,這才能使景觀豐富多彩,生動活潑。
3.7 均衡與穩定各種園林植物都表現出不同的重量感,在平面上表示輕重關系適當的就是均衡;在立面上表示輕重關系適宜的則為穩定。在平面上,規則式園林軸線兩側的景物應是對稱均衡的,給人以整齊莊重的感覺。在一般情況園林景物不可能是絕對對稱均衡的,但仍然要獲得總體景觀上的均衡。在立面上,一個物體或一處景物,下部量大而上部量小,被稱為是穩定的。園林景觀為取得環境的最佳效果,一般應是穩定的。另外在配置時,要講求植物相互之間或植物與環境中其他要素之間的和諧協調;同時還要考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和季節的變化,不要因此產生不平衡、不穩定的狀況。
總之,園林植物種類繁多,各具不同的形態、色彩、風韻、芳香......隨季節而五彩繽紛,香韻異呈。它們與園林中的建筑、雕塑、溪瀑、山石等相互襯托,再加上藝術處理,將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迷人美景,令人神往,我們就是要利用園林植物的美化功能,改造環境,欣賞大自然,贊美大自然。
|